
綠洲分享平台
Oasis Sharing Platform

第二幕
墮落的故事
墮落的故事
....接着的一幕故事竟發生巨變,情況還愈變愈壞。第二幕可分為四個故事,每個故事都讓我們清楚看見罪的可怕和擴大,不單惡行愈趨殘暴和醜陋,還普遍地深入了人類的人性之中。
始祖墮落, 惡和死在世界出現
該隱與他的後裔──罪惡深化
對比
亞當與他的後裔──承受罪責
洪水毀滅
建造巴別塔

墮落的故事(1)
始祖墮落,真善美的世界出現變質,
打開了死亡之門(創三章)
時間:亞當和夏娃成了夫婦後
地點:伊甸的園子
人物:亞當和夏娃是故事主角,神後來才出現
這幕故事要回溯創造故事中提到,伊甸園中有一棵知善惡樹,它的果子是神明確吩咐人不可吃的(創二17),吃的後果也說得很清楚,就是「你吃的時候,你必要死」(創二17)。這規限是簡單易明的,沒有甚麼含糊之處。
故事背景:
正如上文指出,神為萬物設定了界限,由此便使世界有了秩序。而神吩咐亞當不可吃那果子,便是為人類設定界限。同時,神知道人對這吩咐,可以選擇樂意聽從,或是選擇違背不聽從;因為神造的人是有自由意志,可以作出選擇的,神不是造了機械人,只會按指定程式行事。
在創造故事中,人接觸到的一切都是好的,但這幕故事的第一句卻出現「在耶和華神所造野地所有的活物中,蛇是最狡猾的」(創三1)。故事沒有交待蛇為何是最狡猾的,但卻清楚指出蛇是神造的,而不是別的力量造的,這再次表明耶和華神是獨一的創造者。

事情的經過
蛇跟女人說話,先用狡猾的問題令女人把目光和心思聚焦在那不可吃的果子上。當女人表明她知道和記得神的吩咐後。蛇並沒有慫恿女人吃那果子,牠只是狡黠地傳遞了兩個信息:(1)吃了不一定死,(2)吃了眼睛就開了,能如神知道善惡。可以說,蛇第一個信息是開啟了人懷疑神的心,第二個信息是開啟了人的欲望。
最終,是女人自己決定吃那果子,並且給亞當吃,而亞當也吃了。始祖違背神的規限,可以說是經過思想後,運用他們的自由所作的決定。這表示他們已對神產生懷疑,同時又有欲望想要「如神知道善惡」。這樣,始祖便「墮落」了!(「墮落」的一種解釋是:失去道德心,陷入惡事惡道。)
故事聚焦講述夏娃,只在最後記述亞當吃了夏娃給他的果子。亞當是一個「被動參與者」嗎?抑或,他更可能是一直在聽蛇與夏娃的對話,所以當他接過夏娃的果子來吃時,其實是表明他認同夏娃所作的決定。始祖是同心違背神的規限。
結果....
如果神是「全知」,那麼祂問亞當的話,顯然是希望亞當、夏娃坦白承認他們違背了祂的吩咐,吃了不該吃的果子(正如在創四9神亦問過該隱類似的問題)。但他們二人的回應令人失望,他們都推卸責任,委過於人(和甚至神)。這便進一步顯露出他們的墮落。
神的話語是必然成立的,這在創造故事中已證明了。因此,神指明給亞當的界限和後果(創二17),也必然是真實的,「死」的大門便因着亞當夏娃選擇吃那果子而打開了。當他們作出這選擇,就是要告別樂園了;當神要他們出去,他們不應感到意外。 人就此便在樂園以外,終身勞苦,直至歸回塵土。
人與神的關係──包括信任關係、坦誠共處的關係──便破裂了。
人不僅與神疏離,甚至會對神產生對抗之心。
「戀慕」與「管轄」是甚麼意思?
中文譯本一般把創世記三章16節譯作:「....你必戀慕你丈夫,你丈夫必管轄你。」英文譯本例如NIV把這句譯作:"Your desire will be for your husband, and he will rule over you."
這是神對女人的懲罰判語,應是負面意思。但從「戀慕」一詞來看,我們不太明白夏娃作為妻子「戀慕」丈夫有甚麼問題。
當我們仍然不太掌握它的意思時,有趣的是,這兩個希伯來字詞竟然在創世記四章7節再次雙雙出現!
那時神告誡該隱說:「....罪就伏在門前。它必戀慕你,你卻要制伏它。」NIV譯作: "sin is crouching at your door; it desires to have you, but you must rule over it.”
神對該隱說的話意思明顯,表示罪會戀慕人──我們可以聯想它的意思是罪要纏住和控制人。甚至有英譯本(ERV)會把這句意譯為"That sin will want to control you, but you must control it.”
由此推想,三章16節的妻子戀慕丈夫,可能也帶有要控制的意思,即夏娃要去控制丈夫,丈夫也必控制她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