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綠洲分享平台
Oasis Sharing Platform


約瑟夫這樣介紹這位人物:
「在這個時候,有一個人名叫馬他提亞(Mattathias);他是約翰的兒子,西緬的孫子,亞沙摩利(Asamoneus)的曾孫。他是約阿烈(Joarib)班次的一位祭司,是耶路撒冷居民,居於莫丁(Modin)。」(Ant. 12.265)

馬他提亞面對一個忠於信仰,抑或背棄信仰的抉擇。
當時,安提阿古。以比芬尼的「官員,來到莫丁,要落實命令以色列人背棄猶太信仰的措施,要他們給外族神明獻祭。
有很多以色列人在他們那裏聚集,馬他提亞和他的兒子們亦在其中。王的官員對馬他提亞說:『你是這鎮中受尊重,偉大的領袖,又得到你兒子和弟兄們的支持。現在,你就第一個來遵守王的命令,做所有外族人、猶大百姓和那些留在耶路撒冷的人所做的事吧!這樣,你和你的兒子們便會成為王的朋友,你們亦會獲得金、銀和很多禮物為獎賞。』」(馬加比一書二15-18)

馬他提亞如何回應呢?
妥協信仰,會得到榮譽、金銀和獎賞;
堅守信仰,會得到殘酷虐待和死亡。
「但馬他提亞回答,大聲說:『就算是所有在王統治下的國家都服從他,都選擇聽從王的命令,每一個人都棄絕他們祖宗的宗教。但是,我、我的兒子們和我的弟兄們,都會繼續靠我們祖宗的聖約生活。我們絕不會棄絕律法和典章。我們絕不會服從王的話,背棄我們的宗教,或左或右。』」(馬加比一書二19-22)

這位年老的祭司,不單用口回答了,他接著更以行動來回應了。於是以色列人脫離塞琉古王朝的獨立抗爭運動,便拉起了序幕:
「當他講完這些話,有一個猶太人在眾人面前行前來,要按照王的命令,在莫丁那裏的祭壇獻祭。
馬他提亞看著這事,他對神的熱情燃燒起來,他的心被攪動起來。他要盡情渲泄他的義怒,走去把那人殺在祭壇上。同時,他亦殺了那個逼他們獻祭給王的官員,拆毀了祭壇。他就是這樣為律法大發熱心,就像非尼哈對撒路的兒子心利所做的那樣。然後,馬他提亞在鎮上大聲呼喊:『所有為律法大發熱心和支持聖約的人,與我一起站出來吧!』於是,他與他的兒子們便逃往山中,將他們所有的一切都遺在鎮上。」(馬加比一書二23-26)

馬他提亞只帶領以色列人反抗塞琉古王朝一年,他便離世了。
接下來便由他的五個兒子,一步一步將以色列國重新建立起來。

猶大。馬加比戰勝塞琉古的鎮壓,
並潔淨聖殿
安提阿古。以比芬尼委派親信呂西亞(Lysias)督師,建立龐大兵團,要清除由馬他提亞引起的叛亂。
「於是,他們大軍出發,來到以馬忤斯的平原,在那裏駐軍。當附近買賣奴隸的商人知道這消息後,他們便帶來大量金銀,去到軍營,預備買以色列戰俘作奴隸。」(馬加比一書三40-41)
由此可見,一般人對馬加比帶領反抗塞琉古王朝的以色列人何等輕視,他們的反抗猶如螳臂擋車,絕無勝算。

但事實卻是,馬加比先敗呂西亞的大將哥治亞(Gorgias),再敗呂西亞親自督師的大軍。
「當呂西亞看見自己的軍隊潰不成軍,而被猶大感動的軍隊卻英勇有嘉,無論是生或尊榮地死,他們都準備好一戰。於是,呂西亞便撤退回安提阿,重新招兵買馬,準備以更大的軍隊來進攻猶大地。」(馬加比一書四35)

於是,馬加比便穩奪耶路撒冷的控制權。他潔深了聖殿的一切污穢,又按律法重建祭壇和殿裏的其他物品,便在安提阿古‧以比芬尼玷污聖殿後第三年的同月同日(基斯流月25日),「按照律法的指示,他們來到聖殿,在為獻燔祭新建的祭壇上獻祭…所有百姓都面伏於地,敬拜讚美天上的神,因祂使他們昌盛。於是,他們便為祭壇舉行奉獻之禮,歡興八日,快樂地獻上燔祭、平安祭和感恩祭。」(馬加比一書四53, 55-56)


西門終於帶領以色列,
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度
馬加比戰死沙場,接替他帶領以色列的是他的兄弟約拿單。後來,約拿單被塞琉古一名自立為王的將領誘騙被擄,以色列人便推舉馬他提亞的另一名兒子西門為他們的領袖。
而以色列便是在西門的帶領下,開始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度。

馬加比一書的作者便清楚記載了當時的情況:
「在一百七十年(即主前142年),以色列便脫離了外族人的軛,人民開始在他們的文件和合約上寫上:『猶太人大祭司、統帥、領袖西門第一年』。」(馬加比一書十三41-4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