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綠洲分享平台
Oasis Sharing Platform
先知哈巴谷
哈巴谷書第一句只簡單地說:「哈巴谷先知所得的默示」(哈一1),因此,他除了介紹自己是先知,就沒有再提及自己的出身或任何資料,學者們只能從書中內容來推斷他的時代背景和身份。
學者們鑑於哈巴谷會把禱告譜成歌曲(哈三1的「配激動的音調」),還會「交詩班長,用絲弦的樂器伴奏」(哈三19),以此推斷他是在殿中作音樂和敬拜服侍的利未人。

耶和華給哈巴谷的默示中,
明確提到祂會興起迦勒底人(即巴比倫人)
來懲罰惡人。
根據歷史,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
是在公元前605年迦基米施一役中,
打敗埃及王(參代下三十五至三十六章)後,
才聲威大振,重建巴比倫為世界強國,
史稱新巴比倫帝國。
尼布甲尼撒其後在公元前587年
攻陷猶大國的京城耶路撒冷,
因此,哈巴谷先知大概是在猶大國被滅之前、
約雅敬王在位年間領受此默示的。

哈巴谷書的歷史寫照和信息:
為猶大國的不義呼求神的干預,
神的回應揭示了祂會使用巴比倫來懲罰猶大,
但不義的巴比倫人終必也遭受懲罰,
唯有義人必因信得生
好王希西家之後的瑪拿西王和亞們王,
都是罪惡滔天,
他們使猶大國民也充滿惡行。
但因接着繼位的約西亞王謙卑和敬虔,
神把審判延後,讓約西亞能安度此生
(代下三十四27-28)。

約西亞在戰場被埃及王尼哥所殺,猶大國民選了他兒子約哈斯繼位,但他作王僅三個月就被埃及王尼哥拘禁,另立他哥哥以利雅敬作王,把他改名為約雅敬。
「以利雅敬」的名意是「神復興」,充份反映了約西亞王對兒子和國家的期盼;那麼,埃及王把他的名改掉,便不難理解了。可惜以利雅敬真的不爭氣,不單沒有讓神復興他,還「行耶和華看為惡的事,好像他的祖先一切所行的」(王下二十三37),使神的審判速速臨近。


哈巴谷處於這個時代,看見國家腐敗和官員不義,自然會為到這些「狂暴的事」(哈一2),呼求神的干預。他顯然是求問了一段頗長時間至難以忍耐的時候,耶和華終於把祂的心意向他默示。但這心意卻真的如耶和華所說的,令人大大驚奇和難以置信:祂竟然興起殘忍兇暴、趾高氣揚的迦勒底人(即巴比倫人)來懲罰不義的猶大國民(哈一5-11)!哈巴谷對耶和華這位亙古常存、眼目純潔的聖者,竟容讓「惡人吞滅比自己公義的人」(哈一13)大惑不解,於是發出第二個疑問(哈一12-17),同時也如前的留心等候祂的答覆(哈二1)。
耶和華也真的再次回答先知,祂吩咐哈巴谷要把異象記在
泥版上,
讓人到它實現時,
就能明白祂終必要懲罰
迦勒底人的狂傲和不義...
唯有義人必因信得生
(哈二2-5)
祂向哈巴谷默示的異象,是接連五次用「有禍了!」來宣佈祂要向兇殘搶掠、
積聚不義之財、凌辱人民、
奸惡行詐和倚靠虛假偶像的人
施行報應(哈二6-13)。
當審判臨到的時候,
全地的人都只能
在耶和華面前肅靜
(哈二20)。

哈巴谷得默示,是源於他不斷把心中的
疑難向耶和華求問(哈一2),
耶和華用默示和異象來回答他,
並着他記下來讓人明白。
哈巴谷的疑難是因他看見強暴和紛爭在社會中横行,
以致律法失效、公理顛倒(哈一3-4),
而亙古常存的耶和華聖者卻似乎不予理會。
如今,耶和華向他揭示了祂的計劃,
他的疑難與不平便得以消除。
但耶和華所預示的審判景象卻使他感到激動和畏懼,
他只能求神在發怒時以憐憫為念和拯救祂的子民。

哈巴谷在禱告中默想到神如同戰士般臨在,祂所造的日月山河,都盡顯其敬畏;
而哈巴谷本人,
也只能顫慄地觀看神如何審判惡人
(哈三1-16)。
然而,
神親口說過「義人必因信得生」(哈二4),
哈巴谷便靠着這句話,
而得到生存和盼望的力量...

因為不僅是哈巴谷本人會因信得生,
而是所有義人都必因信得生。
因此當審判完結,生存下來的便只有義人。
因着這盼望,
即使他預期在戰禍連連的境況中,
可能糧食缺乏,生計不保,
但生活的苦楚卻不能剝奪他從神而來的喜樂,
因為義的必要戰勝不義的!
(哈三17-19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