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綠洲分享平台
Oasis Sharing Platform


約伯是何許人也?
約伯很可能生活在以色列的列祖時期,因為經文是以他擁有大量牛、羊、駱駝和母驢等牲畜,並擁有眾多僕婢來形容他的家產(伯一3),這與舊約故事描述以色列的列祖亞伯拉罕、以撒和雅各的家業時相近似(參創十二16,二十四35;二十六14以撒的家業;三十43雅各的家業)。
此外,從約伯作為家族之首,會為兒女向神獻燔祭一事,也與遠古時期挪亞築壇獻燔祭(創八20),以及神吩咐亞伯拉罕築壇獻燔祭相似(創二十二1-14),亦顯示約伯應該活在神設立祭司,代表眾民獻祭之前的時代。
約伯記最後一章記述神讓約伯又活了一百四十年(伯四十二16),按此推斷,約伯一生應該有二百歲以上。如此長壽,亦只見於列祖時期(例如:亞伯拉罕的父親他拉205歲,參創十一22;亞伯拉罕175歲,參創二十五7;以撒180歲,參創三十五28)。

約伯記是誰寫的?
約伯記沒有表明是誰寫的,但當然有可能是約伯本人寫的,特別是神親自向約伯說話的那些話語,應該只有約伯最清楚,其他人是未必知道的。
當然,對於神在天上與撒但對話的兩幕(即一及二章),一定是神親自揭示出來的;但究竟是只向約伯揭示,抑或還包括其他人,則始終是個謎。

從約伯記的常用字,來揣摩它的主要內容
約伯記既被列入舊約中的智慧書,它還可能是最早的智慧書,那麼它的主題和內容當然是論及智慧。
這點可從約伯記的常用字顯示出來:ḥāḵām 這希伯來字,在中譯本常譯作「智慧人」,共用了約10次;ḥoḵmâh 常譯作
「智慧」,共用了約18次。
此外,da῾aṯ 常譯作「知識」,共用了約10次。還有一個與認識和智慧有關的字詞yāḏaʾ,是常譯作「知道/曉得/明白」的,它共用了約61次;以及bin常譯作「明白」,共用了約21次。
另外,由於約伯記出現極多辯論,所以有一個常譯作「言語」的字(millâ),它在舊約全部書卷中共用了38次,但約伯記就佔了34次,它在約伯記的獨特用處將在下文談及。

約伯的時代定位
約伯若是列祖時期的人,那麼,他便是生活在本書所描述的第一幕創世故事,和第二幕墮落故事之後,那時的人已經要經歷死。
那時的世界,已經會出現各種天災人禍。所以,人的一生便要活在生老病死和不時出現的災禍之中。

故事一開始,
已把約伯定位是一個義人
雖然活在墮落世界,但約伯卻已經認識耶和華是獨一的神,祂是一位愛善惡惡的神,祂會施恩拯救人,也會懲罰和審判惡人,因此,約伯便是依據這種對神的信仰來生活的。
約伯一直敬畏神,他遠離罪惡又有正直德行;他既有豐富家產,又兒女滿門,使他稱得上是一個福德俱備、生活圓滿的人。

那時的人,
已有「善有善報,
惡有惡報」的觀念
凡是相信有一位至善的神在掌管這世界的人,都會有這種善惡終有報的觀念。
不過,約伯的人生故事,卻說明這個「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」觀念,並不足以讓人全面理解神掌管這世界的全部智慧。有些時候,只執着這個觀念而活,反而會讓人失卻明辨的智慧,甚至對神產生質疑。

約伯的故事佈局,
令事件好像一宗「懸案」
約伯記的寫作手法很特別,要理解它有點像看偵探小說,要抽出有關的重點來逐點推敲,才能明白它的深意。
約伯記的主要人物(約伯、三友和以利戶)全部都是認識神和良善正直的,尤其是約伯在書中一開始,已獲得神親口說他是「完全、正直,敬畏神,遠離罪惡」(伯一8,二3),所以,我們不能懷疑約伯有隱藏的罪而遭到報應(他的三友確有此推斷)。
可是,約伯到故事的最後,卻自己表示懊悔,那他究竟是為何懊悔呢?

故事的寫作手法,還有另一奧妙之處:它把神與撒但對話的兩幕放在開頭,讓讀者像神一樣知道整件事的起因,知道有「撒但」和撒但在整件事中的角色,這卻是約伯、三友和以利戶都不知道的。
因此,約伯在經歷苦難時所說的話,以及他反駁三友的話,都只是他在「風聞」層面認識神的情況下所說的,與他親耳聽見神向他說話和自認「親眼看見」神之後的認識,必然有一定差距。也許,這是他懊悔的原因之一,因為他明白到自己之前所說的話,是有偏差的。


至於三友對神的講論,聽上去是很正確的,但最後卻被神說是「愚昧」和「你們講論我,不如我的僕人約伯說的對」(伯四十二8)。
所以,我們便應從神這句話來反思三友的講論,究竟有哪些地方是不如約伯的對(卻未必等於是錯的)?

故事中還有一個在其後發言的年輕人以利戶(參伯三十二至三十七章),他在講論中指斥三友和約伯都沒有智慧,但他發言完畢,約伯和三友都沒有反駁他,而神最後也沒有說他的話有任何不對。
因此推斷,他所說的話應該有理,我們便可從這角度去理解他的話。
